学校举办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3-06-07 浏览次数:115

6月1日至6月4日,学校2023年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文杰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中区培训部副部长郑少军欢迎辞,学校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任少波主持开班仪式学校50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徐文杰指出,此次培训是贯彻落实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一批”人才培育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团队建设能力,助力专业内涵建设整体提升。他从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理念、新要求出发,向学员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坚定理想,潜心育人,成为“人师”和“经师”的统一者。坚定教书育人理想,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二是要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成为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推动者。着力于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和信息化能力三方面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三是要聚焦发展,改革创新,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引领者。提高站位,关注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知行合一,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素养。

image.png

  培训安排了多场专题报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孔德兰作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高职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报告。她从全球经济逐渐向数字化发展的背景着手,通过对国家各项人才政策文件的解读,强调数字化改革对专业建设的挑战,阐述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在需求和供给层面的新要求。孔教授结合金融管理专业群、国际贸易专业群等人才培养方案案例分析,从顶层设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订流程四方面详细展示了方案制订时的新思考、新举措。

image.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教授张颖超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报告中,结合担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期间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具体案例,对专业建设“六个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从认准一个变化、转变一个观念、抓住一条主线、借鉴一些经验、善用一套技术、坚持一个核心六个纬度来阐述如何建好专业。他强调,专业建设一定要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产教融合,通过“五维四段”的体系构建培育双师和建设创新团队。

image.png

嘉兴南湖学院副校长陈加明以《“双高”背景下的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为题,立足于类型教育思考,深度剖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以杭职院为例从区域性、职业性、高等性三方面来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落地,并提出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16字教学改革思路。他聚焦“三教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改革、教法改革等方面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image.png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为学员们带来了《学习型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他结合多年的教科研经历和多年高校治理经验,以案例和翔实的数据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及使命、教师能力要素及其团队建设、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内涵发展三个纬度展开。他强调职业院校应该发挥职能,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兼备学识思维与实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格物致知,适应时代的发展。

image.png

温州大学原教务处处长施晓秋作了《OBE教育教学理念及其实施》的专题报告,她从OBE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框架入手,结合具体的课程案例简明清晰得讲解了OBE理念下的课程定位确立、课程目标确定、课程方案与策略设计及大纲呈现的改进机制,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分享。

image.png

培训期间,学员们就“围绕三大目标,如何开展三教改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参训学员结合自身实际作交流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结业式上,四个小组的代表整合了学员们的发言,作学习成果汇报。

image.png

本次培训主题鲜明、富有成效,有职教名家的理论指导、有国家双高专业的案例学习,理实一体强化了专业负责人对专业标准开发工作的理解与认识,不仅有效提升了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建设能力,更为学校“双高”建设蓄力赋能。

image.png